原创丨运气没有偏向,比赛符合认知
米兰圈
·首先,这是一场可以归咎于运气不佳的比赛。细数一下米兰的机会:两个点球不进/违例;赖恩德斯有一次打中门框立角;莱奥有一次进禁区抢点没完成射门动作,碰撞下滑门而出。加上客队只是补时点球绝平,可能本场米兰只是缺乏一点运气加成。
现在聊一点运气以外的内容。先放一个赛前留言——
本场米兰沿用了近期一样的首发和打法。
例如特奥仍然会上去高位伺机而动。
结合赛前发布会“延续自己的比赛风格”,需要“有球”,“控制”才能做好防守,当无球时要做的就是去把球抢下来。
于是米兰依旧采取激进的压迫持球人方案,而这个施压者往往是后腰。双后腰之一的阿德利经常前压到阵型顶端。不得不说,这不是没有效果,阵容本身就缺兵少将的博洛尼亚在米兰的压力下也多次只能选择先交回门将,或者直接大脚出球。
下半场50分钟,米兰依旧把三中场释放到前场去施压。
毫无疑问的是,防线身前是彻底放开了,而齐尔克泽却是最会回撤的“中锋”之一。米兰还是中卫前顶的方案,但克亚尔跟不住,加比亚面对荷兰人的盘带吃亏,齐尔克泽成为博洛尼亚的“解套”良药,而这个空间甚至算是米兰拱手相送的。
再回顾一下失球。当时阿德利和赖恩德斯都压到前场右肋,局部堆积了五人却选择突破被断,博洛尼亚持球交回中路发动长传当下↓
米兰6人悉数还在前场,处于一种进还是退的判断思考中(PS:赖恩德斯有举手,可能示意对手即将跑位接应长传),此时的时间是28:13。
镜头再出现三中场时,米兰四人防线已经轮番堵枪眼,人仰马翻,博洛尼亚即将第三次起脚射门,时间是28:26。
13秒时间,赖恩德斯终于赶上影响对手的射门动作,虽然米兰的后防并没有改变被动,但禁区人数堆起来了,某种意义上博洛尼亚的机会其实已经在下降,齐尔克泽是在一个很小的角度完成破门。
有几个点需要思考——
1持球段三中场都堆积右肋,最后却是由赖恩德斯持球硬突,这个站位和配合是否合理。
2球权转换后,吉鲁和赖恩德斯都有就地压迫持球人的行为,而初始阿德利和奇克处于重叠站位,两秒后对手长传时变成奇克下沉最深也没过中线的倒三角。回防是否切实要求。
3对手反击启动,而博洛尼亚受制于个人能力,让米兰拥有13秒宝贵回追时间,这13秒内后卫,中场甚至门将需要做什么。赛前皮奥利说“无球做不到防守稳固”,那么可以理解为这种“少防多”场面一定会多次继续出现,事实上的确没停过。应对在哪?
相对于米兰的激进,莫塔的选择也很明确,除了阶段性让前锋施压持球后卫,博洛尼亚更多选择退守半场。
前场只留齐尔克泽一人去限制接应,所有人从中线开始布防,考验米兰后卫的出球能力,也验证出皮奥利确实没有任何给后防解套的方案,这个位置不可能让麦尼昂跑上来送长传,统一的做法就是前场挑一人回撤,背身接球但转不了身,身边也没其他接应人,交回给后卫。等到齐尔克泽出现倦怠让回撤人有正面面对对方半场时,才算正式开启进攻。
下半时甚至一度把所有人回缩到本方30码区域。
博洛尼亚的防守虽然有思路但算不上无懈可击,米兰的两个进球都是从右路打开,体现了皮奥利明显的战术风格。由持球点赖恩德斯/莱奥在边路联动从“肋部前插的右后卫”,而后送出的传中被“进入禁区的前腰”奇克完成收割。加上开头提到的莱奥切入中路没做射门的抢点,博洛尼亚后卫对边路的移动和禁区中路的保护都出现很大问题。
赛后米兰有6次绝佳机会,撇除两个点球也还有4次之多,说句老套的话,浪费机会是要被惩罚的,毕竟对手也拿到包含点球在内的3次绝佳机会。
点球,创造点球的后点包抄,博洛尼亚最大的机会就是上半场齐尔克泽欺负克亚尔年龄大灵活差,在禁区内拿下传中无压力完成射门,还有更早一次角球机会打高。齐尔克泽多次利用米兰后腰真空回撤接应解开米兰的前场压迫,但随后或者因为队友支援不力,或者个人沉迷盘带,多数是拿到反击端人数优势,却没有在后续形成威胁麦尼昂的组合拳,属于有惊无险。
最后10分钟也是双方斗法的高潮。深蹲坑的博洛尼亚81分钟选择派上奥索利尼这张王牌做最后一搏,随后就被奇克第二个进球打击。然后皮奥利把两翼替换转451保3分(赛后说莱奥具备不回防特权,那么奥卡福对位替换莱奥也是防守信号),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对手王牌发挥了作用,打击的正是皮奥利的防守后手。就选择而言,其实并无不合理的地方,怪顶着防守意图的奥卡福本质还是前锋,做不好协防?怪特奥回到左后卫已经连续两场被对手用同一种方法击败?怪新人泰拉恰诺和后点的老将弗洛伦齐没形成默契注意保护后点?貌似都可以,但有一个万能且常用的理由:不够专注。
还请各位罗森内里学会接受,因为米兰“无球时永远也不会是防守稳固的队伍”,但有球情况能做到。
浅抬一杠:足球这项运动,无球状态下的防守占比多少?
“我们保持控球,减少反击,莱奥进球减少是在学习适应狭小空间处理球。”我们进攻需要控球,但创造不出空间;防守需要控球,无球做不好防守。本场赛后统计控球率刚好55开,所以2:2真是一个没有一丝水分的比分。